旅游资讯

环浮山岭产业带以生态打底产业着色,着力打造“两山”转化的“绿美生态走廊”

日期:2025-7-29 15:47:20 访问量:19次

在粤西茂名的群山之间,一条串联生态屏障、千年荔韵与现代产业的绿色走廊正破茧成蝶。今年以来,茂名市委以“百千万工程”为引领,精心谋划建设横跨两区一市八镇(羊角—山阁—根子—泗水—分界—霞洞—林头—黄岭)的环浮山岭产业带。

这条全长26.5公里的发展轴线,如同一条翡翠项链,将浮山岭“城市绿肺”与周边乡镇的特色资源串联,既守护着茂名的生态根基,又编织着乡村振兴的金色脉络,成为茂名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动实践样本。

浮山岭宛如一颗镶嵌在粤西大地的绿宝石,主峰常年云雾缭绕,似轻纱般笼罩着山峦,朦胧中透着神秘。这里森林覆盖率超55%,植被繁茂,负氧离子含量极高,是天然的“森林氧吧”。周边分布着根子贡园等古荔园,园内千年古荔树虬枝苍劲,树冠如伞,它们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,更是茂名“滨海绿城”战略的重要支撑。

近年来,茂名市以“守护绿肺”为基、以“环山产业带”为轴,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的新路径。科学规划与精细管理并重。茂名市通过成立“浮山岭生态旅游开发试验区”,将周边5镇纳入统一规划,明确“城市之肺”“生态旅游胜地”等发展定位。既划定生态红线,守护其核心生态功能,给这片生态区域戴上“护身符”,又推动绿道、湿地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,让生态资源得以更好地利用与展示。

在这样的科学理念指引下,一个个生态蝶变的故事在悄然上演。昔日,浮山岭脚下的黄岭镇南清村依靠采石烧灰为生,虽然一度繁荣,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。如今,通过植树造林、边坡修复,南清村将废弃矿坑改造成了碧波荡漾的天鹅湖,将曾经的“生态伤疤”变成了如今的“山水画卷”,完美展现一场绿色的逆袭。

与此同时,高州市通过“绿美一张图”统筹绿化目标,组织开展“一年七个植树日”“有喜事来种树”“绿美庭院”建设等活动,实现“环浮山岭产业带”高州片区2024年植树超2.5万棵;电白区霞洞镇将碎片化土地转化为“口袋公园”,既提升了生态功能,又为市民提供了休闲空间。这种“保护中开发、开发中增值”的模式,为环浮山岭产业带奠定了可持续的生态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