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卧仙”头部因光影和山体构成放射状景观。
飞来石。从另一角度拍摄似玉杵,又名玉杵石。
“卧仙”。太阳处为头脸部、依次为身躯、下肢、玉兔。
蛤蟆石。嘴巴、眼睛、上肢活灵活现。
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”世界著名雕塑家罗丹则说,“世界上并不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在浮山岭区域,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发现山体形态十分近似一尊仰卧的“仙人”。到达现场,循着合适的角度看,一幅仰卧的“仙人”形象栩栩如生,只见其仰天而卧,气势磅礴,悠然自得,凸显在浮山岭五峰顶上。“仙人”头部,有眼、有鼻、有嘴巴、有颈部;这是身躯,因山形平坦更像为男性;这是下肢,屈曲而放。感觉越看越形象,越看越有品味,越看越像一尊仰天而卧的“仙人”。
“三分长相,七分想象”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独特魅力皆由此而来。
“还有更神奇的,有人认为‘卧仙’还与潘茂名有缘呢。“卧仙”头枕部下面位置,刚好是浮山岭半山腰的潘茂名仙观。相传潘茂名世居根子浮山下,就在此处采药炼丹,现在来看,仙观与“卧仙”融为一体,相生相依,互相呼应。
潘茂名俗称“潘仙”,晋代中医,后世尊为岭南仁医。潘茂名一生悬壶济世,医术高明,深受高凉百姓爱戴,是“好心茂名”精神的源头之一。为纪念他,隋代用其名命名茂名县,唐代以其姓命名潘州。这也是茂名市得名的缘由。